第一百五十七章 临嘱托投夏家军 要土改先革“亲爹”-《锦心是瑜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狗子很是一本正经,如同正履行伟大的使命,对夏瑜的谦虚,充耳不闻。

    这一场迟来的收编,以南方夏家军以及夏瑜的名极一时而画上句号。

    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北方的京地。

    涵元殿内,一身秋香色常服的刘衍,手握着带铜铃铛的小巧羽毛片子,正逗弄着一只月份不大的小奶猫。

    乌溜溜有神占据小脸一半的大眼睛里,写满了好奇跟无辜。

    橘黄的花色,还带着点小老虎的斑纹,白手套的两只前爪的小爪子抱着自己好不容易抓到的羽毛片子,啃咬地起劲儿。

    殊不知是她的新主人,温柔宠溺地为了能趁着她放松,好好撸一撸她盘亮的皮毛。

    “皇上,这几年,为了镇压暴乱,权力下放,各地的外放官员建兵制的建兵,收税不缴的收税不缴,现在可好了,他夏廉贞,一个府衙知州,敢公开,自己招降,也未见上奏的折子,而且听说啊,这上千人都只认他夏家军的旗号,眼里根本没有朝廷,这不是公然违抗朝廷,起了谋逆造反之异心?”

    自从刘衍归位,

    怡亲王出入宫廷的次数,基本是一天三四次,俨然从弃子的边缘成了红人,当然,以他亲爹的身份,对刘衍内外朝政之事,属实上心的,也无可厚非。

    小猫咪的呼噜声打断了怡亲王的进言的思路,小家伙被刘衍轻柔地摸着下巴,顺便偶一睁眼,斜眼瞧了怡亲王,那态度仿佛在嚣张地内涵:看,我只是在他脚边躺着撒个娇,就博得了他所有的关注,你的费尽脑汁,只有跳梁小丑的徒劳可笑。

    刘衍表现得同他内心所想一样:不是很在乎。

    “当初抗民义团的时候,要人家自己组织武装解决,朝廷不管,现在又要卸磨杀驴,叫他们交出兵权,还要多多上供,老百姓的死活,谁管?”

    刘衍撸够了,拍了拍小猫的屁股,她这才不情不愿地起身,伸展了一下身子,慢悠悠朝门外的小花园走去,一个大跳,白手套又够起了花上的小飞虫。

    “可是,圣上您好不容易坐稳的皇位,这些潜在的风险,必须在长成坚不可摧的参天大树之前,一网打尽!”

    “怡亲王说的极是。”

    “也该搞搞分地的事儿了。”

    走到那个过去陪伴了他几载青灯孤坐的长案前,刘衍铺开白宣,蘸着黑汁,稍一提气,目光如炬,下笔气势恢宏,挥毫脱墨,“土地改革”四个大字,跃然纸上。

    一气呵成。

    “分地??”

    怡亲王不懂刘衍的意思,走近一瞧,这四个字拆开了,每一个都认识,怎么聚集到一起,横看竖看就是不明白。

    “不明白?”

    刘衍一挑眉,微微一笑,像是事先准备好的一样,从长案上高高摞起的,厚厚一叠书本和图册堆里,轻车熟路找到那一沓墨迹早已干透了的东西,一股脑儿塞进怡亲王手里。

    “天朝土地改革指导方针?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