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“说书唱戏劝人芳,三条大道走中央,善恶到头终有报,人间正道是沧桑!” “好!” 折扇一展,醒目一拍,开场词一亮,整个座无虚席的瓦楼,便已是叫好一片,捧场期待的掌声雷动。 待掌声逐渐息止,说书人才清清嗓子,撸起长袖,慢慢道来。 “今日,咱们不说这桃园三结义刘关张,也不说这姜太公年逾古稀,愿者上钩佐天下。” “那还说什么啊?” “诶,这位看官算是问着了。“说书人一合折扇,指向台下,算是互动。 ”今日,咱们就说说这变法护国第一人,乔铭乔三爷!” “要说这乔三爷何许人也?皇帝亲师之一山下伊文坐下关门弟子,东渡留洋多年习得真经,为一改我朝上下积贫积弱之局面,也为一扫屡战屡败之丧气。” “变法就能让这帮洋鬼子滚出去了?” “您还别说,还真就可以。都说这乔三爷是人中的龙凤。八夷之乱于危难之中,凭一己之力,敢单枪匹马,只身闯入重重包围之地,七进七出,救皇太后与皇上脱险,还能将百余名洋鬼子,杀的是哀嚎遍地,片甲不留。要不然这皇太后跟皇上怎会如此器重一个外来人?” “呵,荒谬!” “这位先生何意啊?” 所有人都安静的侧耳听着,或沉思或抿茶水,这突然的质疑就显得清晰突兀。 “且不说你这小小瓦楼,公开大肆议论朝堂之事,会不会掉脑袋,单只说这七进七出,英勇救主的故事,怎么听着有常山赵子龙的影子?” “哈哈哈哈哈哈……” 一阵哄笑淹没了这不大的地方。 “是不是收了这个什么,乔三爷的钱了,故事都没攒好就出来现了!” 说书人有些慌乱,明显没有临场应对这些个搅局的经验,一时不知该如何招架。 最后只能在一片越来越大的嘘声里,有后台的护送着匆匆离场。 “走吧,常贵!” 始作俑者搁下杯子,站起身缓步就出了门。 京地的大街,相对于那个小小兴县,的确要繁华热闹的多了,各式各样的新奇玩意也多。 蓝眼睛黄头发的,各种“奇装异服”的随处可见。 他如一个陌路过客,面无表情穿梭其间。 所有的吆喝喧嚣,一切如他都是毫无意义。 常贵小心翼翼,只敢不远不近的保持一断距离再跟着。 自从少夫人出走后,少爷已经三年没笑了。 “云片糕,山楂糕,枣泥糕!” 他的脚步终于做了停留,在这热气腾腾,满是小蒸笼的摊子前,驻足停留。 “先生,买两块糕点带回去,给夫人尝尝吧!” “给我都包起来,我都要了。” “好嘞!” “先生,一听您就是南方口音,我这糕点都是正宗的绍城做法,入口软糯,甜而不腻,您吃好了再来!” 自家糕点被这大主顾包圆了,摊主一高兴,自然要再多夸赞一番。 “你是绍城人?” “是啊,先生莫不也是绍城地界的?” “不是。” 拿过一大包东西,身后贵福上前结账,他漠然转头便见到前头不远处,一大群人在围观,越聚越多。 男子大声指责呼呵之声不绝于耳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