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即便是在萧白穿越之前,这首歌依旧在某款音乐APP的榜单上,居高不下。 或许这就是经典的力量。 所以,这首歌的火是必然的,不然萧白也不会拿出这首歌来盖过前面那首生僻字。 在微博的关联话题中,有不少的学者也发布了自己的看法。 “这首歌是我迄今为止听到最符合中国风的,不论是从词句还是从曲风和配乐,非常考究,但是我乐理不精,就不在这方面做一些评价。” “而我要说的,是这首歌的歌词。” “萧白用素胚、仕女、汉隶等系列词汇描摹了传世青花瓷的风采,其间穿插人物口吻叙述, 古朴委婉的腔调,让人宛若置身于江南,身临其境。” “而点睛之笔,在与见与不见,等你像是一个曾经的约定,或是无望,或是希冀,极具传统文化哲学思想,论因果,等是伏笔,而遇见,才是内心最为期待的。” “仅仅是从歌词中,就展现出衣服江南山水画,与人物相契合的故事,全篇寥寥百字,难得。” 这篇文章点赞数量高达二十万,令萧白啧啧称奇。 或许萧白也没想到会有人得到这么高的点赞量。 不过有一说一,评价很中肯,能得到这么高的点赞量,说明在大众的认知中,这样的评价同样适用于他们。 打开火狐音乐。 一组令萧白震惊的数据,跃然于眼前。 播放8700万。 下载7680万。 评论数,更是高达50万条。 这才仅仅一个上午。 “我……又要发新歌了?”萧白满脸震惊,手里的手机突然感觉像是个假的一样,这些数据都不太真实,可能被人改了数据。 这是不可能的。 没有人会在这上面作假。 没意义,也没必要。 “不过话说回来,自己算是一天打破了这个数据,自己又要发新歌了吧!”萧白自言自语道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