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村民种植卉,村里用来产生收益然后回馈村民,季度性村里还给村民进行分红。 这种循环式的经营模式让整个李村居民变得空前团结,以前执行不了的事情,现在只要李顺一句话,村民立马拿着锄头和工具跟着上。 这种半雇工模式下,村里的收益性成本降到最低,而且调动了村民参与村里建设的积极性,所有这些都是粮食学校那些高材生和老师的主意。 现在好几个老师都被李顺聘请成了村里的顾问,整个李村村民的收入现在上升了一个大台阶,不光如此,那些常年背着行李卷到南方各省打拼的年轻人也都回来了。 甚至一些外迁的百姓也通过各种门路回到村子,只要是户口还在这边的,李顺无条件都给了安置,但是有一条,外来的新成员和出生的新成员没有村里的土地。 这都按照国家的法律来做,那些走的时间太长的,也没有土地,能够给股份已经是最大的仁慈。 “李总,高明啊!你越来越有企业家的风范了,我这次来都快不认识了,就照着这个模式发展下去,咱们村明年的收入会更高!” 村里的事情寒暄两句,牛文举和李顺沿着村里的公路往前溜达,从村里到山上,各种植物随处可见,房屋也变得整齐了很多,牛文举和李顺边走边聊,只不过到了居民区牛文举愣住了。 “文举,这是新回来的村民的主意,咱们农村焚烧秸秆不卫生,而且这些东西都让人看着不舒服,所以村里都已经规定了,那些柴草啥的都不允许……” 看着牛文举愣神,李顺赶忙解释。 单手指着村里清一色的红砖围墙,还有那些正在铺设的马路牙子,以及那些正在准备拆除的房屋,眼睛里满是自豪感。 牛文举此时眼睛却眯了起来,看看周围的景色,再看看李顺,以及自己山上的米房。 “文举,伱是不是有啥想说的,咱们之间还有啥不能说的,你也是老板是不是?” 望着牛文举脸色变得这么快,李顺有些吃惊,心里暗暗打鼓。 大凡李村这边成功的计划都是牛文举这边给与的建议,现在牛文举这个表现莫不是现在弄得东西不对? 如果是这样那就糟了,李顺之所以这么做其实也有自己的私心,就是为了摆脱牛文举对村里的影响。 毕竟李村原住民才是这里真正的主人,尤其这帮在南方打工回来的年轻人,和那些在大地方生活的居民,带回来的那些照片非常漂亮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