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孙山看到信上的500两,心里那一个急切啊,仅仅看到数字哪里放心,得要线下真切地握住才是真正的钱。 孙山又翻找了信封,还真有几张薄薄的纸张,数了数,足足五张。 艾玛,这是银票。 再仔细检查银票上的数字,每一张100两。一共五张,正如信上所说的五百两。 孙山心里乐开花,嘴角再也抑压不住地往上翘了翘。 想不到这次刘知府那么大手笔,足足给了五百两。可见三个犯人真的真的真的是特大重犯。 孙山问出心中的疑惑:“朱捕头,这次的赏钱,怎么.....” 怎么如此多。 投去了一个“你懂的”眼神后,朱捕头解释:“常德府给的赏金是300两,另外100两是府衙给的赏金,剩下的100两则是知府大人私自奖赏的。这次能如此快速地把贼人捉拿归案,多亏了有孙大人的鼎力协助,知府大人非常高兴。” 知府大人的确高兴啊,这么轻轻松松,不费一兵一卒就把犯人捕获。 当把这一消息递给常德府和长沙府,知府大人的脸面可荣光了。 在一众知府跟前出尽风头,从未有如此过的酸爽。 上次孙山剿匪,因为一些不能说的缘故,功劳给了卫所那边,这次捉拿真凶归案,99%的功劳落在知府大人身上。 花100两出去,还是非常划算的。 何况100两对知府大人来说根本不算什么,本来世家子,自从祖父被封侯后,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,100两小意思了。 没错,这次刘知府依旧把功劳归于自己,在上报的公函里,一笔带过提及孙山。 呵呵,手下办事,功劳自然归上级。这是官场的潜规则,刘知府当然也例外地按照潜规则做事。 孙山听到是刘知府特意给那么多,真心实意地感谢。 拱了拱手,仰着45°的小脑袋说道:“朱捕头,本官非常感谢知府大人的赏赐,回到辰州府,麻烦替本官好好问候知府大人。” 孙山早就预料到所谓的“潜规则”,所以显得非常平静。 朱捕头爽快地答应:“孙大人,我会的。” 随后又说道:“这次听闻在捉捕过程中,有人受伤,知府大人很担心,不知道受伤的官差如今怎样了?” 孙山笑着说:“多谢知府大人的关心,受伤的官差已经无大碍了。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