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崔影紧皱起了眉头,他从没有在商贾身上如此吃瘪,不但唇枪舌剑没有讨得便宜,更是在临退场,拿住了他的要害,这令他心底十分不爽。 “且就度过这一日的难关,以后的日子还长!” 暗暗敲定了主意,崔影才留意起身边的两人。 林如海大病初愈,依旧是一脸疲态,和岳凌也没有过多的交流。 岳凌则是一脸严肃的表情,只是双目出神,不知是在想着什么。 倏忽,岳凌扭过头来,问向崔影道:“崔知府,你可决定好了?” 崔影讪讪一笑道:“本官已有最佳的人选考虑,不知侯爷和林大人。” 两人也尽皆点头,“已有人选。” “那好。”崔影再与师爷示意,准备宣读最后的结果。 三人共同在案上书下一方的名字,折好后,一同交给了师爷。 师爷谨慎的接了过来,回到场中轻咳了声,唤道:“诸位,万众瞩目的总商竞价,接下来便知分晓了。” “我手上,已经取得了三位大人的人选,得票者多,则为优胜。” “首先,崔知府所选人为‘凌记茶坊’,恭喜。” 薛宝钗微微颔首与场下人示意。 众人也是叹息着议论道:“看来这总商之名已经定下来了,凌记茶坊当之无愧。” “倒是不知这突然冒出来的茶坊,背后是有什么靠山,连漕运的记录都能查得出来。” “你实乃说在要害之处了,不过话说回来,要想扳倒这裴记坊,也并非是件容易事呀。” “有理,有理……” 众人议论之际,师爷展开了第二张字条,瞬间眼睛瞪圆,道:“林御史,裴记坊。” 此语一出,满堂哗然。 是连薛宝钗也略瞪大了眼睛,没料中其中结果。 方才她的发挥已然是非常出众了,甚至在最后,她还故意露出一个破绽出来,压迫崔知府,给他一定的压力,来赚得这最不稳定的一票。 是没想到,林如海会将票投给旁人。 不过转念一想,两票便能定输赢,最后岳凌肯定是不会将票投给裴记坊了。 不然,前后这不是白忙活了? 想通了这些事,薛宝钗的心下稍安,以为定局。 “林御史大概只是为了找补些场上的面子罢了……” 听到了自己的名字,儒生眼中又露出了希冀的光,不由得看向了陪审席位。 崔影也是微微讶异,只是并没开口说什么,还是端正坐姿,维持着一脸正色,“或许,林大人更在乎这六钱的成本吧……” 师爷吞咽了一口口水,没想到原本场面一边倒的事,竟然又神奇般的拉起了悬念。 再展开最后一张纸的时候,手都不禁打颤,当露出一个“裴”子时,更是连声音都颤抖了,还揉了揉自己的眼睛,确保不是花了。 “岳侯爷,裴记坊……” “什么,怎会如此?” 满堂惊呼,儒生更是激动的站起身来,笑声不止。 薛宝钗一头雾水的望向岳凌,心底满是不平。 明明她做的足够出色,不辞辛苦的各地奔波,临到二月十日前一天才赶回城中参加集会,对局面掌控的游刃有余,发挥的恰到好处,连知府都被她牵着鼻子走,难道这些还不足以入岳凌的眼? 比起竞争总商的失利,此刻薛宝钗更加在意岳凌心底的真实想法。 身后的掌柜都不禁追问,“小……夫人,这是怎么回事?” 薛宝钗满心的委屈,只是摇头,“不知。” 此刻,薛宝钗莫名有种自己是弃子的感觉。 崔影在愣了半晌之后,才回过神,当即站起身,来到场中,宣布道:“既然两位大人选择了裴记坊,结果有效,新任盐商总商为金湖裴记坊,明日可入巡盐御史府,签订契书,担负总商之责。” 儒生也在一众诧异的目光中,来到台上,对崔影行了个大礼,心中暗暗揶揄道:“原来崔知府早已搞定了林大人和岳侯爷,怪不得在对方锋芒毕露的时候,还能这般坦然。” “看来,事后要治茶坊污蔑和伪造盐引的罪名了。” 众人不可置信的目光,儒生当真颇为享受。 自侯爷,到小吏,都是他的人,谁人能在这竞价会上与他一争?对面的妇人实乃不自量力。 区区夫人,不知世道险恶,且以是非论英雄。 “各位大人放心,接下来本人代表裴记坊,会将之前所说诸事尽善尽美的做到。” 崔影满意点头,又向儒生紧了紧眉,使了个眼色。 师爷再敲铜锣,“扬州总商竞会值此落幕,诸位看客,若不尽兴,可上二三楼登高游玩,再会。” 大会慢慢散场,崔影来到岳凌和林如海身边,主动搀扶着患病的林如海起身,笑道:“今日之事已有着落,接下来鲍家之案也能定罪了。” “年节不出一月,我们便能了却这桩大案,实在让人肩头的担子轻了不少。” 岳凌颔首笑笑道:“崔大人功不可没。” 林如海也是附和,“此次大会,全赖崔大人之力,当属首功。” “两位大人言重了,我送送你们。” 三人寒暄一阵,才分开出了琼华阁。 阁外,廊檐转角背影处,不显眼的地方,方才在台上叱咤风云的女子,眼眶泛红,轻咬着嘴唇上前低声唤道:“侯爷,我想不通,等等我好吗?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