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5章 惊愕天子-《红楼:捡到一只林黛玉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两人正说着,夏守忠快步走了进来,一揖到地,跪在两人面前道:“奴婢见过陛下,皇后娘娘,今早有安京侯的奏折从沧州送来,不知陛下是否要过目?”

    夏守忠斟酌了半天,才决定将折子一早就呈进来。

    毕竟前一次以为会是好事,却惹得隆祐帝发了好几日的火,他也不免担忧起隆祐帝的龙体来。

    近来隆祐帝的汤药可不曾断了。

    一听有岳凌的消息,隆祐帝和皇后都是眸中一闪。

    隆祐帝喜道:“奏折?他奏了什么事?”

    夏守忠起身,应道:“安京侯奏了两件事,一是《上沧州赈灾诸事见闻书》,二是《本朝国事十论札子》。”

    隆祐帝又望向皇后,笑着道:“岳凌他倒是越来越有文官的模样了,写个奏折还起好名字送来。”

    皇后接口道:“陛下给他文官的差遣,不就是想要他有些转变吗?这正是陛下乐见的。”

    隆祐帝微微颔首。

    他对岳凌的文治有一定的了解,对于沧州的事并不算担心,但也没寄希望于一个少年,能解决什么国事。毕竟岳凌久在京城,只做些护卫,收集消息的工作,只沧州一地的所见所闻,哪够十论国事的。

    “陛下要先看哪一本?”

    “先看看近来岳凌在沧州又做了什么事吧。”夏守忠从身后的小黄门手中,取过了奏折,小心翼翼的递给了隆祐帝。

    隆祐帝又邀皇后一起来看。

    “赈灾无阻,修缮房屋万千,掘水井三百余。垦荒田五万亩,同时汛期前加固河堤,海边滩涂盐业未废。救活十数万百姓,从沧州城到周遭八县皆已安宁。”

    “奸商皆已伏法,物资充足,今年都不再需要朝堂救助。如今在明察积案旧案……”

    皇后在一旁应道:“岳凌去了沧州还不足一个月吧,一个月之内能做这么多事倒真有能臣的影子,实属不易。”

    隆祐帝不禁点了点头,不知为何,他隐隐对岳凌所言国事有些期待了。

    再接过另一本《本朝国事十论札子》,隆祐帝展开之后,才发现这本相较前一本要厚得多了,看来是岳凌用心编写的。

    “今观天下局势,虽社稷安稳,然隐忧尚存。臣知朝堂事,夙夜忧思,以古之良法为鉴,融臣愚见,呈此十论国事,冀陛下详察。国之兴衰,系于陛下之所念,臣虽远离庙堂,然不敢不为陛下忧虑,不敢有丝毫懈怠。陛下愿以天下苍生为念,行改革之举,当为天下百姓之福。”

    一篇开头,就有些戳中隆祐帝的内心了,就好似方才他抚慰皇后,今时是他有些痴迷。

    朝中支持变法的可是少数,岳凌却赞扬了他的举措。

    隆祐帝迫不及待的看向下面的话。

    岳凌不是文臣,不会在奏折雕花,总会说些有用的话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