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他缓缓地读了一遍题目,题目是晋武平吴以独断而克,苻坚伐晋以独断而亡;齐桓专任管仲而霸,燕哙专任子之而败,事同而功异,何也? 片刻之后,他睁开眼睛,轻轻点了点头,似乎已经理清了思路。 林清玉坐直身体,拿起毛笔,蘸满墨汁,在纸上写下了自己的答案: “此题所问,实则是论述决策者独断与用人之道的关系。表面上看,这些事例似乎相互矛盾,实则蕴含深意。” 他停顿了一下,眉头微蹙,似乎在斟酌用词。 随后,他继续写道:“晋武帝与苻坚,虽然都采取独断,但结果迥异。其中关键在于决策的正确与否。晋武帝独断平吴,乃是顺应天时、把握战机之举。而苻坚伐晋,则是自负轻敌,不听众谏,最终酿成大败。” 林清玉的笔尖在纸上飞舞,继续写道:“至于齐桓公与燕哙,虽同是专任一人,但其用人之道大不相同。齐桓公任用管仲,乃是知人善任,充分发挥其才干。燕哙专任子之,则是昏聩无能,误信奸佞。” 写到这里,林清玉停下笔,轻轻摇了摇头,嘴角露出一丝若有所思的微笑。他深吸一口气,继续书写:“由此可见,独断与否,用人得当与否,并非决定成败的根本原因。关键在于决策者是否明智,是否能够审时度势,做出正确判断。明君圣主,既能独断专行,又能广纳良言;既能任人唯贤,又能明辨是非。” 写完最后一个字,林清玉轻轻放下毛笔,长舒一口气。 他的脸上浮现出一丝释然的微笑,显然对自己的答案十分满意。 他仔细检查了一遍自己的答卷,确保没有遗漏或错误。 然后,他将答卷整齐地叠好,放在桌子的一角。 林清玉靠在椅背上,闭上眼睛,脸上露出疲惫却满足的表情。 他知道,自己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,无论结果如何,他都无愧于心。 就在这时,监考官的声音响起:“时间到,请诸位停笔。” 林清玉睁开眼睛,深深地吸了一口气,等待着接下来的结果。 …… 深夜的书房里,烛光摇曳。 随着时间的推移,他的眼睛渐渐泛红,但依然专注地审阅着每一份答卷。 当最后一份试卷批改完毕时,东方已现出鱼肚白。 第(2/3)页